欧洲人发起“买欧洲货”运动
2025/04/15 | via. 媒体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
亚马逊还是扎兰多(德国购物网站)?耐克还是阿迪达斯?特斯拉还是大众?这在过去只是单纯的购买决策。但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消费再次成为政治问题。许多欧洲人不愿再忍受他的贸易座右铭——“美国优先”,他们发起了一场新的公民运动,希望给出解决办法,即“买欧洲货”。
这一运动起源于红迪网站上的一个同名论坛,论坛用户就如何替代美国产品交换建议:用德国饮料品牌喜那滋代替百事可乐,用德国洗衣液品牌宝莹代替碧浪,用德国“生态乌托邦”公司开发的搜索引擎代替谷歌。
自2月中旬以来,来自欧洲各地的近15万人加入了这一倡议。他们的目标是“支持欧洲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从广大网友的想法中诞生了名为“买欧洲货”的网站,网站资金源自捐款。
该网站创始人劳拉·卡兹来自罗马尼亚,是一名营销经理。她在接受德国《资本》月刊采访时说:“我们希望让人们了解欧洲公司。”卡兹在2月中旬启动了“买欧洲货”,目前有60名志愿者为该项目工作,已有1300多条关于欧洲所提供的替代品的建议被采纳,网站每天的点击率达到1万次。
卡兹说:“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只是看看新闻。”不过,她不希望“买欧洲货!”的呼吁被当成政治声明。她强调说:“我们不是在抵制。”
但论坛上还是有人呼吁抵制。一位用户写道:“我们不能容忍自己的钱离开欧盟,去促进美国的经济。”另一位用户建议弄乱超市货架上的美国产品,从而警告顾客;还有人呼吁删除脸书、沃茨阿普和亚马逊等应用程序。
加拿大和瑞典也出现了类似组织。丹麦零售业巨头萨灵集团旗下的超市最近开始给欧洲品牌贴上黑星图标,方便顾客识别。
然而,这种消费者呼吁能造成实际影响吗?全球分工使抵制变得复杂:美国汽车的刹车来自德国,德国机器的芯片来自美国,贸易冲突对双方都有影响。而且与美国相比,欧洲的损失可能更大,因为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多于进口。
因此,从经济角度看,这种抵制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不过,卡兹及其“买欧洲货”网站的战友们有着其他目标:“考虑到现今的政治局势,欧洲应该团结起来。我们必须互相支持。”因此,“买欧洲货”运动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增强欧洲人的自信,为谈判提供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