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系”地产销售去年下滑近20%,豪宅盘推动均价涨幅近20%,盘活资产是重点工作
2025/04/27 | 作者 傅林林 | 编辑 曹蓓
摘要:尽管去年一季度,中建东孚董事长左臣华在经营会上表示:“要加快完成去化任务、抓实现金流管理、提升项目开发效率。
连续两年销售一路上涨的中建地产,2024年迎来了将近20%的下滑。
最大建筑商中国建筑近期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其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收3062亿元,同比下滑0.8%;合同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下滑6.5%,销售面积1461万平方米,同比下滑21.4%。
而其中,最大的下滑因素就来源于中建地产。
中国建筑旗下的地产业务主要有两个盘子,一个是中海,一个是其他工程局的地产平台。去年中海实现了合约销售额2706亿元,同比增长1.3%,中建地产的销售额为1513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的1871亿元相比,下滑了近20%。
此前除了2021年销售额小幅度下滑了90亿元,这一数据一路上涨至2023年的1844亿元。其中,2022年中建的地产销售额整体下滑了4.9%,但主要是因为中海的业绩下滑了14.7%,中建地产的销售额反而上升了18.9%。
不仅销售,地产业务的毛利率整体降低了0.8个点。中建副总裁、财务总监黄杰在业绩会上表示:“24年房地产利润236.3亿元,下降34.1%。”
投资端的强度也在降低,2024年其购地面积下滑100万平方米。
地产业务的下滑也使得中建在去年再次进行计提减值,“本年一共计提减值200.9亿元,同比增加了57.9亿元。”黄杰表示。
中建东孚销售下滑百亿
而从中建地产旗下的多家地产公司看,销售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最主要的下滑企业为中建东孚,一年内销售额减少超过百亿,其余企业下降在10亿左右。
尽管总部位于上海,但中建东孚的项目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比如中建御璟园项目在2024年1月开盘,截至目前,559套房源仍有231套在售,一年多时间去化率仅40%;位于虹口区的虹映悦庭,去年11月开盘,目前也只有47%的去化率等。
尽管去年一季度,中建东孚董事长左臣华在经营会上表示:“要加快完成去化任务、抓实现金流管理、提升项目开发效率。”但目前来看,效果一般。
这也使得整个2025年,盘活资产成为中建的一项重点工作。
黄杰表示:“加强资产盘活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破解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
而随着地产行业出现回暖趋势,中建东孚在上海的压力或许也将缓解。中建东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凤凰WEEKLY地产》:“今年上海的去化还可以,一些工抵房也有人要,而且基本上不打折了。但其他城市的去化可能还是要依靠降价。”
另一位中建内部人士则称:“现在市场基本已经筑底,价格上可给的优惠也不太多了。”
押注高端局
尽管地产业务整体下滑,但受益于2024年豪宅市场的火热,中建系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发力的方向。
2024年,不论是中海还是中建地产,各自打造了多个热销的豪宅项目,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比如中海·顺昌玖里单价达到21.4万元/平方米,高层住宅在2024年3月一次性推盘销售,创下196.5亿元的开盘销售纪录,单项目全年合计销售370亿元,成为高端住宅中的全国销冠。
而中建地产旗下中建智地推出的北京宸园表现亮眼,其11万+的网签均价、实现了110亿销售额,成为豪宅市场热销代表项目之一。
在业绩报告中,中建的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单价却在上涨。2024年其平均售价涨幅接近20%,达到2.88万元/平方米。
在业绩会上,中建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吴秉琪表示:“2025年前两个月的合约销售额为328.2亿元,增长26%,经过土地储备和产品结构调整,24年新获取的土地90%以上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多为高端改善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增长,所以尽管销售面积下降,但销售额是上升的。”
中指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海以273亿元的金额位居房企拿地榜的第一位,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些地王。但是中建地产旗下的主体基本没有动作。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全国房企拿地排名中,前100名都不见中建地产旗下的企业。
这与中建系统整体的投资收缩有关。黄杰表示:“今年要加强投资管控,把收回的钱花在刀刃上。”
市场新趋势已经出现,核心城市、优质地段、好房子标准给沉淀的资产盘活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如果价格让步也难以实现去化,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