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健康“岌岌可危”
2025/04/25 | via. 媒体 日本《每日新闻》
摘要:”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如此警告道。
人类正面临三重危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塑料、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等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收集危机相关科学数据,并对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地球健康诊断”研究取得进展。
“最新健康诊断结果显示,地球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已进入危险等级。若不采取急救措施,事态恐将无法挽回。”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如此警告道。
该研究所团队收集各项科学数据,并于2024年9月公布“地球健康诊断”结果。用于评估地球健康状况的“生命体征”指标由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淡水等九项组成。研究团队就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组成地球“生命体征”的九项指标中,有六项已超出其所能承受的“地球界限”范围。
其中,人类大量使用氮和磷等化学肥料,生物多样性日趋下降,以及气候变化等情况,都已远超地球可承受的范围。罗克斯特伦指出:“在仍处于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的三项‘生命体征’指标中,大气微粒污染和平流层臭氧层正趋于改善,但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酸化不断加剧,预计明年将突破界限范围。”
1950年,超出地球界限范围的影响仅限于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而此后地球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目前已处于风险极高、几乎到了无法挽回的严重境地。研究团队警告:“在过去的一万多年里,在稳定的气候和具有恢复能力的地球系统中,人类社会得以繁荣发展,但如今却面临由全球变暖引发的大规模灾害、森林火灾、生物大灭绝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研究团队在发出警告的同时指出:“为了将人类活动的影响控制在地球可承受的范围内,有必要推进经济和社会重大转型。”
照此下去地球环境或将无法挽回。依据之一就是“全球变暖临界点”的存在。当以一定速度推进的全球变暖规模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就会发生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大规模变化,并且无法恢复到原有状态。
其背后存在多种恶性循环,诸如“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冰雪不断融化,地表呈现的颜色变黑,导致地表吸收的热量增加,进而导致冰雪进一步减少。森林火灾增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从而加速全球变暖”等。
ABOUT / 相关报道